俄乌战事延烧两月 国际政治悲剧如何终结?
(国际观察)俄乌战事延烧两月 国际政治悲剧如何终结?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俄乌战事延烧两月 国际政治悲剧如何终结?
中新社记者 马佳佳
俄乌冲突延烧已满两月,乌克兰境内依旧硝烟弥漫。历经五轮和谈之后,俄乌双方停火止战前景仍不明朗,冲突的外溢影响也日趋明显。这场巨大的国际政治悲剧如何终结?对此,中国国际问题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俄乌和谈前景受到第三方力量的制衡,国际社会的斡旋效果取决于是否带有善意,其中“不拱火是最基本的,不添乱是最起码的。”
局势进展“两个想不到”
4月22日,俄罗斯军方公布了“特别军事行动”新阶段的任务之一是“完全控制顿巴斯及乌克兰南部”。媒体也纷纷报道“俄罗斯集结精锐部队南下”,战场局势又出现新的动向。针对俄乌局势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叶海林指出,冲突爆发两个月以来,战场的局势发展,有“两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俄罗斯军队并没有用闪电战的方式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或存在军事准备不够充分的因素,也可能存在其政治目标制定和军事手段选择之间的适配问题。
另外一个“想不到”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结果,所以使得俄罗斯目前呈现出一种在战场上并不急于解决问题的态势。从俄乌双方现阶段的表态来讲,除非乌克兰政府的背后支持者改变主意,否则战事还将持续。目前,即使丢掉对顿巴斯的控制权,乌克兰仍掌控着乌中、乌西地区,因此,如果西方国家继续支持乌克兰打下去的话,战事仍会继续。
叶海林指出,从这个角度来讲,俄乌冲突结束不是一个短期问题。表面上看是俄乌双方的交战,但背后则是美西方和俄罗斯的角力。双方还要在经济领域中分出高下:要么俄罗斯扛住经济制裁,迫使西方承认经济打压无效,最后放弃乌克兰;或者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使得其不得不调整在乌克兰地面战场的目标,但这两个可能性现在出现的几率都很小。
和谈前景受第三方制衡
俄乌双方目前已进行了五轮和谈。俄罗斯总统普京22日评论称,“乌方当前在谈判中的表现并不一致且不准备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天也指出,与乌克兰的谈判进展缓慢,乌方“每天发出各种声明”,给人的印象是他们不需要这些谈判,他们“在听天由命”。
对此,叶海林认为,这场战争继续以边打边谈的形式进行下去的概率很大,双方和谈前景受第三方制衡。他指出,所谓的“谈”有明面谈与背后谈、公开谈与私下谈、直接谈与间接谈之分。目前恰恰是私下谈,尤其是间接谈将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接触,相互亮明底牌,试探底线。谈及制约和谈进展的最大因素,叶海林认为取决于第三方,也就是间接参战方的意志决定,而不仅仅取决于战场形势。
劝和促谈需“不拱火”“不添乱”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多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将前往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与俄乌领导人会面。针对国际社会的斡旋作用,叶海林称,在俄乌军事冲突的解决方面,国际社会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要注意避免犯错误。“那么在当前的格局下,不拱火是最基本,不添乱是最起码”,他强调。
叶海林进一步解释称,能够在多大程度劝和促谈,一方面要看国际社会的善意,不能选边站队,不能去轻易砌墙。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俄乌冲突背后的历史脉络和经纬。第三个就是要看到,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主张的劝和促谈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于俄乌冲突的影响,叶海林认为,不应着急做出评估,因为战事还在进行,结果尚未明确。而战争的不同结果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具有结构性意义。
叶海林进一步解释称,以目前的状况来讲,冲突的决定性因素是在美俄之间。如果俄罗斯能顶住西方的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的霸权、议事和议题制造权,那么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引发当前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甚至有可能是国际格局重组。但如果俄罗斯没有赢得胜利,甚至可能在西方的经济打压面前蒙受重大损失,也或将出现另外一面,就是西方的全球控制力进一步加强。所以分析全球影响的核心问题在于冲突到底如何结束,但无论怎样,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