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工程大学校长王金龙:科研的脚步向战而行
科研的脚步向战而行
■陆军工程大学校长 王金龙
研战知战,方能胜战。习主席指出,“要着力创新战争和作战筹划,紧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军队院校必须紧贴职能使命,坚持以战领研、研用结合,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为战斗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向战”的科研理念。军事科研的宗旨就是为打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部队服务。军队院校科研要坚持需求主导,树立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的科研理念,鼓励科研人员深入部队一线调研,找准部队建设、训练中的“痛点”“难点”,从源头上把握科研立项关口。同时,军队院校科研要坚持超前设计。当前,世界正处于智能化新军事变革的孕育期,智能化战争的萌芽期。军队院校科研人员应着眼未来战争演变趋势, 着力构建智能融合的指挥体系架构、建设人机协同的智能作战力量、提升以智反智的战场防护能力,在智能化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把握新一轮军事技术革命的主动权。第三,军队院校科研要坚持理技融合。正确把握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的辩证关系,把军事理论创新建立在军事技术支撑之上,用先进的军事理论牵引军事技术发展。科研人员应研深悟透智能化战争的制胜机理,用前瞻的理念设计战争、指导战争,牵引技术运用;用先进的技术研发装备、支撑战术,促进理论创新。
突出“向战”的科研重点。广大院校科研人员要始终把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作为科研的主要任务。第一,深化作战理论研究。科研人员只有着眼新编制装备、新力量结构、新运用方式,在搞透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军兵种在联合作战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主要任务和能力需求,才能重塑作战指导、力量编成、指挥方式、行动方法等理论体系,为未来作战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第二,突出作战对手研究。应从战略到战术、从力量到装备、从优点到缺点,加强系统分析,搞清作战对手情报侦察、火力打击、力量运用、作战行动等基本方式,将战场环境考虑得再复杂一些,把应对挑战考虑得再周全一些。第三,推动装备运用研究。坚持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既要尽快补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领域的短板弱项,又要抓紧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围绕装备作战效能发挥,搞透装备实战运用规律。把专业装备作战运用研究引向深入,将有益成果运用于装备训练和战术训练。
实现“向战”的科研转化。科研创新,了解需求是起点,转化应用是落点,只有形成闭合回路,才能有效反哺作战训练、服务部队建设。军队院校应树立服务部队、服务战斗力的科研思想,与部队建立联研联训机制,反思成果存在的不足,精心打磨、逐步完善,努力将“成品”变为“产品”,经得住部队实践和实战的检验,打通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军队院校应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构建机制健全、研究布局科学、模式方法先进、人才梯队合理、基础条件完善、科研作风扎实的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放眼全军科研大格局,扶持有发展潜力和重要价值作用的项目,建立院校、社会和部队定点互助的方法路子,帮助项目组畅通科研转化渠道。把科研成果对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作为科研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机制,调动为战研战的积极性和内动力。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让科研人员真正把保障打赢作为最高目标,当成自己科研事业的最高追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