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红军师:铁血忠诚铸就有力铁拳
红军传人的“忠诚密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特约通讯员 史建民
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那本翻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记录了这支诞生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战史。
初心如磐,征途如虹。该红军师是1932年3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和领导的、目前全军仅存的一支整建制师的西北红军部队。近90年来,该师孕育形成了以“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长攻善守、勇猛顽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人民、甘于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红军师精神”。“红军师精神”犹如跃动的火焰,激励着新时代红军传人谱写光荣篇章。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官兵赓续传承“红军师精神”,用红军战史砥砺无畏勇气,让敢打必胜的红色基因与改革强军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图为该师官兵在进行高寒山地徒步机动。刘 永摄
一
“他说:‘这里是我的根,不论走到哪,我都要回到培养我的地方贡献力量。’”去年10月下旬,新疆军区在该师所属部队召开“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座谈会。会上,一名干部讲述了新排长林祥从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回到红军师工作的故事。
作为该师某红军团保送提干的优秀士兵,林祥曾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安全环境”项目比赛,并荣立个人一等功,军事素质全面过硬。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西北边疆。
情感认同,折射忠诚底色。林祥对团队的感情,折射出一茬茬红军师官兵 “铁心向党、无悔追随”的心路历程。
该红军师的创始人之一,是红军将领刘志丹。在领导西北武装革命斗争中,刘志丹经历无数艰辛曲折,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反复向部队强调:“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北红军自觉接受中央统一整编。从此,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红色圣地。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为西北红军领导人题赠“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6支步枪建队伍、血战兰州城、甘南剿匪、星夜进西藏……近90年来,这支部队先后转战陕、甘、宁、晋等9省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历史光荣而厚重。
二
延安宝塔山、兰州中山桥、西藏布达拉宫、新疆天山雪松……该师营区内,“红军师精神”雕塑群犹如一张张鲜亮的“红色名片”,诉说着该师红区举旗、陕北会师、保卫延安、边境作战、戍守边陲的光荣历史。
“新兵入伍、新学员报到后的第一课,就是参观‘红军师精神’主题红色文化建筑群,让官兵在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受熏陶、受感染、受激励。”该师领导介绍。近年来,该师“红色文化大讲堂”也越办越红火,一茬茬官兵通过一段段光辉师史,激扬强军梦想,厚植忠诚底色。
“时刻听从党召唤!”每次“红色文化大讲堂”上,战士讲解员张倩倩,总习惯把这句话连同“红军师精神”一起,当作开讲第一篇章。从陕北“闹红”到边区屯田,从保卫党中央到西藏平叛,从边境作战到戍守新疆——创建以来,该师历经30余次改编整编、10余次换防调整,坚决听从党的召唤。
1998年,该师一个曾经立下战功的红军团依令撤编。向军旗告别那天,闻讯而来的老首长和官兵用颤抖的手抚摸团队战旗,眼含热泪,依依不舍。“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时任团长袁思舜,第一个站出来,疾笔写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请首长放心,即便脱下军装,我还是红军团的兵……”战士王维本是团里的干部培养苗子,接到命令,他背包一打,走得从容。时任营长谢强华仍清晰记得,一声令下,仅用了40天时间,700多名官兵退役,数十名年轻干部交流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团队顺利完成精简调整,无一人向组织提条件。
岁月更迭,忠诚不改。该红军师官兵“铁心听党话、绝对听指挥”的忠诚基因一脉相承。
“红军师的官兵,就是要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去年年底,该师面临调整改革,多名干部被确定为转业对象。他们坦然接受组织安排,自觉做到坚守岗位标准不降,不为进退走留分心走神。
待转业期恰逢疫情防控期。该师某团参谋长尚阳被确定为转业对象后,仍主动请缨上任务一线,多次带车赴机场接返营官兵,坚守疫情防控一线72天。尚阳说:“进退去留的时候,是考验人的时候,我们不能丢了红军传人的本色。”
“忠诚,关键要落在行动上,绝不能把忠诚当作挂在嘴边的说辞、喊在嘴上的口号。”这是该师官兵的共识。该师坚持把厚植忠诚底色与赓续优良传统相结合,以“红军连队样样红、红军传人个个行”活动为牵引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将红色战例、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等素材嵌入经常性思想教育,不断凝聚起忠诚使命、听令景从的力量。
三
尘沙漫天,铁流滚滚。2015年7月至10月,该红军师整建制奔赴喀喇昆仑参加高原使命课题训练。数月苦训,官兵的血性意志在海拔5200多米的雪域高原得到检验。参演分队在极高海拔、极端严寒、极限距离上,数十类火器打出满堂彩。
“雪山之巅,风餐露宿,穿插百里,血染边土,先辈们把红军传人的战旗插上敌阵地……”开训前,官兵来到我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回顾先辈们南征北战、卫国杀敌的热血场景。
在那场边境作战中,该师官兵人均负重35公斤,连续7天6夜急行军,数日以炒面充饥、靠冰水解渴,翻越5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深入敌后,切断敌军退路,圆满完成作战任务。
近年来,该红军师把提高官兵胜战本领,作为延续传承部队辉煌战史的根本途径,紧盯打仗需求苦练精兵。
天山南麓,孔雀河畔,“国际军事比赛-2019”库尔勒“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竞赛现场,中国陆军第一车组整装待发。“2017年,我的教练刘威在这里夺冠,为红军师、为陆军争得了荣誉。今年我有幸代表团队出战,唯有拼尽全力,继续为红军师战旗添彩。”该师某红军团中士朱立琪作为第一车组驾驶员兼侦察员,目标笃定。
令旗猛然挥下,战车若箭离弦。猛拉手闸、打满方向、踩离合……朱立琪驾驶战车爬坡过坎,第一个冲过终点。最终,中国陆军车组包揽了该项比赛单车赛、接力赛、射击赛及团体赛4个项目的“第一”。
铁血忠诚铸就有力铁拳。近年来,该红军师深入开展“战史、战功、战例、战将”学习实践活动,将保卫延安“三战三捷”、解放兰州“直取锁钥”、边境作战“迂回奇功”等17个经典战例,编印成战术教材,作为政治教育、战法集训的“必修课”,用红军战史砥砺无畏勇气,让敢打必胜的红色基因与改革强军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