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2的设计思想非常先进,但这“中国式打法”
大家要是去过位于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都会注意到在摆放着HQ-9、HQ-12型防空导弹发射车的广场上还摆着一个主体由一架战斗机构成的雕塑,雕塑的名字叫“志在蓝天”。
跟中国空军现役的或者曾经装备过的战术飞机相比,这架飞机都显得怪模怪样的——典型的平头造型(机头进气)让人想到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空军装备的三型机头进气的战术飞机:歼-5(仿MiG-17)、歼-6(仿MiG-19)、歼-7(仿MiG-21),但是它又有着当时在空军战术飞机上完全见不到的整体式前风挡(一直到国产歼-10型战斗机才用上)和下单翼设计(同样是歼-10战斗机才用上下单翼设计)。
懂行的军宅们知道这是南昌飞机制造厂设计室研发的歼-12战斗机,外号“空中李向阳”,更多的95后、00后军迷对这段历史茫然不知。因此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架“空中李向阳”的光荣历史。
其实,如果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去审视歼-12型战斗机的研发历史,就会发现歼-12型战斗机和强-5型攻击机一样,都是属于“设计思想非常先进,但是技术水平达不到,结果设计出来就发现实际产品走歪了路子”的产物。凑巧的是,强-5和歼-12都是出自陆孝彭总师之手,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我们之前讲强-5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到了70年代美苏等国野战防空能力的急遽上升,北约战术航空兵的“炸弹卡车”带着铁炸弹中高空亚音速猪突苏军第二梯队并进行俯冲轰炸的战术想定等于送死,因此,强-5就被设定为低空超音速突防的前线攻击机,实际上歼-12的状况也差不多。
歼-12的设计思想主要考虑的3点因素
一是1960年代中国特殊的环境,尤其是在面对北方装甲集群的威胁时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再度热衷。
前些年流传出来的都市传说讲当时我国的反坦克火箭筒的制造是按照“全国人民每10个人一具”来准备的,手榴弹则是“全国人民每人一枚”,都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歼-12自然也不例外:地面上能打“人民战争”,咱在天上照样打人民战争。1969年空军的8.25会议给“轻歼”提出的技战术想定已经低到了“农村拖拉机手经过较短时间培训即可驾机升空”,可谓彻底贯彻“人民战争”的思想,打起了“空中游击战”。
第二个因素,则是苏军在实施大纵深作战时“钢铁洪流”的威胁。
确切来讲,“钢铁洪流”只是一种省略的说法,还是我们之前提过的,苏军师一级战役机动集群的威胁。尤其是70年代之后苏军战役机动集群的突击速度与伴随火力进一步强化,配属的前线航空兵打击力量进一步增强,对当时的解放军北方步兵师而言一旦一线防御体系被击破形成突破口,基本上就意味着纵深400到500公里以内的机场在2天的时间内全部玩完,航空兵的勤务保障与出动直接归零。
我们前面提过的北约国家拼命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就是对这一可怕态势在技术上所做的弥补,而直接面对苏军攻击刀锋的、战略纵深极浅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还选择了公路起降策略,在机场损毁的情况下将战术飞机转移到高等级公路上运作,利用公路组织战机起飞。
歼-12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在当时由于中国基本不具备任何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发能力,境内的高标号、高等级公路也极少,歼-12型战斗机给起降性能与保障要求定的标准也几乎低到尘埃里去了——要求该型飞机可以在县一级的硬化路面(也就是水泥地面甚至半水泥地面)上起飞,基本上一个县可以部署个几百架不成问题。而歼-12的停场保障要求更低:毕竟是“空中人民战争”,什么学校操场,公社打谷场,社区大院子都能停放,公社社员和机关职工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以维护与保障飞机出动。相比北约国家费劲巴拉搞的垂直/短距起降或者高速公路起降,可谓一步到位了。
第三个因素,那就是越南战争中的空战对中国空军造成的影响了。只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时的中国空军作出的判断有点失误。
我们提过越南战争中越南空军的主要战术,即使用MiG-21Bis在高空待机,待美军实施战略轰炸的B-52机群飞过后俯冲下来飞到B-52的六点钟方向开始使用K-13“环礁”空对空导弹收人头。得益于美国空军的空情保障当时还难以深入越南北部上空,加之战略轰炸机的护航体系也不完备,F-4E战斗机一开始连机炮都没有,空对空导弹在打战术飞机时又极不可靠,因此越南人民军空军的这一战法简直屡试不爽。
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后期美军的护航体系、空情保障逐渐跟上后越南空军的战术目标已经越来越难以达成,损失越来越大。只不过双方的总体实力还没有发生根本逆转的时候,战争结束了。这对当时的中国空军来讲,可谓是“只见到贼吃肉,见不到贼挨打”了:既然越南空军可以使用跃升俯冲的战术去打美军的轰炸机,我们当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战术去打苏军远程航空兵的战役轰炸机啊。
因此,这三个因素环环相扣,综合在一起,就让我们看到了南昌厂飞机设计室拿出来的成品歼-12——机体轻小,结构简单,武备特殊,任务特化,维护简便,说是“轻歼”不为过。
歼-12的特点与战术运用
从歼-12的主要技战术数据,武器与航电系统的配备来看,空军赋予它的使命,它所承担的任务都是高度特化的。
歼-1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空军设计过的空重最轻的战斗机,空重才3.1吨;机内燃油量也不高,约1400升,带副油箱也不过1800升;理论航程在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只有约1000公里,比歼-5甲型歼击机这种短腿飞机还短;武器配备相对来讲反而不错——配备1门30-1型30毫米航空机关炮,备弹80发,1门23-1型23毫米航空机关炮,备弹120发。
此外机翼下方的2个挂架还可以携带2枚仿制K-13的PL-2型空对空导弹。至于航空电子系统,歼-12只配备了最基本的确保飞机可以正常飞行的航电设备,不具备足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也不具备全天候作战与对地攻击能力。
现在回头去看当时空军给歼-12所做的作战想定,按照笔者的猜测,应该是将该型飞机以“空中人民战争”的原则分散部署在苏军航空兵突击航线上的县城与村落里,维护和使用则在利用少量空军技术骨干的情况下,广泛使用广大群众来维护和使用飞机;待苏军远程航空兵或前线航空兵向我方纵深实施穿透性攻击的时刻,由对空观察哨或按照各军区/航空兵指挥所发出的空情通报,按照分片拦截的原则组织升空作战。
作战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一锤子买卖——待苏军航空兵的战役战术机群飞过去以后,起飞跃升,从苏军的背后来个背刺偷袭。干得着就着,干不着就撤——按照歼-12的机内燃油量来讲应该也只够这么突击一次,要是遇上了苏军超音速突防的图-22“眼罩”甚至更可怕的图-22M3“逆火”,如果是一锤子打不中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更多的燃油再干第二锤子了。
当然,这种战术想定不仅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实在是有点简单,连进入1970年代之后的中国空军都觉得不靠谱了——把飞机分散部署,就算公社社员可以擦擦飞机的外壳,里面的电气,武备,特设诸专业上哪找那么多公社社员去?就算分散部署了以后能保障的了,能飞起来,航空兵大机群作战没有指挥如何进行?难道就靠对空观察哨去观测通报苏军的机群?就算是这些小歼击机能飞起来,也能正确完成索敌,就照这机动性,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跟苏军1970年代已经普遍进入部队的MiG-23MLD这种多用途战斗机抗衡。
因此,1978年伴随着空军研发与预研型号大清理与大调整,歼-12被列入了调整之列而下马。从此,结束了“空中李向阳”的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