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警察武警 > 武警特战 >

揭秘中国雪豹突击队:“生不如死”的魔鬼训练

来源:www.tezhanjidi.com 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时间:2019-08-22 16:47
导读:中国的反恐精锐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特质? 雪豹突击队队员 揭秘中国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 本刊记者/席志刚 本文首发于总第812期《中国新闻周刊》 若从2002年组建算起,雪豹突击队成立

中国的反恐精锐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特质?

雪豹突击队队员

揭秘中国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

本刊记者/席志刚

本文首发于总第812期《中国新闻周刊》

若从2002年组建算起,雪豹突击队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了。距离其被命名为“雪豹突击队”的2007年,也有十年了。

雪豹突击队是中国的反恐精锐。他们训练有素,声名显赫。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走进这支神秘部队,深度揭秘其鲜为人知的特质。

最精锐的反恐力量

雪豹突击队组建于2002年12月,2007年8月29日正式命名,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是一支“国字号”的反恐精锐部队。

雪豹突击队是一支特种部队特种部队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在军队编成内专门组建的遂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特点。

特种部队在国际上主要有军、警两种体制,以军队体制为主,比如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SAS”部队、德国的“KSK”部队等;少部分是警务体制,比如俄罗斯阿尔法别动队、法国宪兵干预队等。

中国的特种部队分为陆军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武警特警四大类,军警体制兼备。

与国际上大多数特种部队惯以猛禽或猛兽命名一样,中国的特种部队也大多沿用此法,雪豹突击队就是一支以“雪豹”命名的武警序列特种部队。

雪豹突击队的前身,是武警北京总队特勤支队特勤大队。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2002年,俄罗斯发生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此背景下,中国决定组建一支应对处置恐怖主义的反恐部队。

时任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支队长、现任总队副司令员的徐平,受命以支队为班底,迅速组建了特勤大队。成立之时,这一部队即定位为反恐特种作战

在《“雪豹突击队”命名报告》中,有一段针对该名字来源的描述:“雪豹,一种大型猫科动物,感官敏锐,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捕食方式以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凶猛且精准。以‘雪豹’命名特战大队,寓意队员应具备在特殊作战环境下,不畏艰险,一招制敌的作战能力和战斗精神。”

雪豹“神秘、神勇、神速”的基因被注入到雪豹突击队,其基本要求是“亦静亦动,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些都在实践中转化为特种作战条令,即快速机动、快速突击。

2007年8月29日,武警部队举行雪豹突击队命名仪式,并为其颁授队旗、队徽。这支国字号反恐特种部队的成立,进一步充实了武警反恐的力量。

擅长快速机动

雪豹突击队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国外。

其命名后的第一项任务,是赴莫斯科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30名雪豹突击队队员及参演装备,通过空中输送到达演习地点,航程近万公里。

联合导演部在实兵演练设置的科目是,中俄联合行动,伏击“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大客车,消灭“恐怖分子”,解救“人质”。

刚刚调任雪豹突击队勤务中队中队长的陈玉浩,当时是设伏队员之一。他清晰地记得,战斗打响后,两名雪豹特战队员从尾随的卡车上,飞身跳上被劫持车的车顶,破窗投掷了爆震弹。设伏队员突入车内,展开攻击。一阵激烈的枪战后,雪豹队员在俄方的配合下,击毙了6名“恐怖分子”,生擒4名,将4名“人质”安全解救。

在这次行动中,突击队员分工明确,各自负责自己的区域,时间的把握也很精准。“稍有迟疑,都会使战友和人质陷入险境。”破窗突入时,陈玉浩的腿被玻璃划伤,他浑然不觉,直至战斗结束才发现。

这次演习,雪豹队员施展了高空侦察和突入攻击的硬功夫。俄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司令尼古拉·罗戈日金大将说,中国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此时,这支反恐部队刚组建5年。它刷新了中国特种作战部队在国际上“一根绳一把刀”的印象。后者是中国战争年代的特务连、侦察排的形象。

雪豹突击队“破窗突入”的战术,引起了俄方队员的极大兴趣,纷纷向中方队员讨教。雪豹队员对俄方的硬朗作战风格及战术水平也印象深刻。在突袭中,俄方队员总是边射击边瞄准,确保先敌开火。

通过此次行动,雪豹突击队演练了“联合封控、立体突破、机动歼敌、多路围剿”,系统检验了中国反恐特战队员在长距离机动条件下,面对陌生环境的快速侦查、高效协同、有力打击的作战能力,也测试了小组集成、车辆保障、技术实施的反恐装备水平。

此后,雪豹突击队紧盯反恐最新动态,参加各种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和美国海豹突击队、德国第九边防大队、奥地利响尾蛇等32个国家的老牌反恐劲旅同台竞技,与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部队进行了联演联训。

在国际赛事中,雪豹突击队在2013和2014年获得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总冠军;2016年夺得“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大赛总冠军;2017年获得匈牙利第十五届军队组、警察组狙击手大赛双项团体亚军。

“赛场、训练场再怎么模拟仿真,都不是真正的战场。”雪豹突击队副大队长程迅说,欧美的反恐特战部队经过实战检验,雪豹突击队要通过这些比赛,学习他们反恐作战的理念、模式、战法,提升自己。

目前,在借鉴外军经验的基础上,雪豹突击队已完成作战单元要素编成改革,成立研发中心革新装备器材,普及快速射击训练,并开展心理攻防和战场自救互救培训等。

在部队建设方面,雪豹突击队提出了特战特谋、特战特建、特战特训、特战特管、特战特用的“五特”建队理念,以及打仗能胜、比武能赢、安全能保的“三能”要求。

“雪豹突击队最擅长快速机动,打急、难、险之仗。”程迅说,雪豹出击,意味着中国出动最精锐的反恐力量来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火力打击,另一种是震慑。

极限标准

“雪豹突击队”队员的选拔要求十分严格。身高必须1.75米以上,如具备特殊技能,可降至1.72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必须在武警部队服役一年以上。

候选人满足基本条件后,才有资格进入覆盖全国的“海选”。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人被编成一个预备队,集中参加为期一年的集训。训练中通过各项考核层层淘汰,胜出者组成“作战队”。作战队还需要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才能成为雪豹突击队正式队员。

雪豹突击队采用严进严出的全程淘汰机制,成为预备队员以后的淘汰率高达50%以上。进队并不意味着保险,人人建档立册,动态跟踪管理,实行严格的末位淘汰。2016年,就有66人因考核不达标被淘汰分流。

雪豹突击队员一天的安排精确到分,一年365天,他们天天处于战备状态,没有休息日。

让雪豹队员们记忆最深刻的,是“魔鬼周”训练。期间,队员每人标准负重35公斤,徒步行军241公里;每天休息时间4个小时,每天伙食是4两米、3袋榨菜,同时还要完成各种“生不如死”的训练科目。

这些训练,要求人要达到生理极限,装备使用要达到设计极限,人装合一要达到默契极限。组织者会根据沙漠、水上、丛林、海上、空中、高原、城市街道等实战环境模拟,不定期将部队拉出去展开“魔鬼周”训练。

通过“魔鬼周”极限训练、对外交流、集训培训等,队员们将最终达到上能上天、下能入海,见车能开、见枪能使,具备在全天候、全地形条件下完成任务的能力。

雪豹突击队勤务中队中队长陈玉浩的成长,在雪豹突击队员中颇有代表性。

陈玉浩2004年入伍。此前,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高中生,经常打架。入伍之前,他与人打了一架,对方不依不饶。此时,秋季征兵开始。父母想把他放到部队里去受管教,他本人也想入伍。

体检合格后,他先是被分配到武警部队的合唱排,没能拿到枪让他很沮丧,准备吹两年萨克斯就回家,直到班长告诉他,“雪豹突击队”会在全支队挑人。

他参加了海选,在一万多名士兵中挑选出了200多名预备队员,他是其中的一员。

但接下来他经受了很大的考验。先是一个简单的腿臂肢体协调动作他做不了,像个小丑被围观,接着腿得了骨膜炎,走路一瘸一拐,被称为“拐哥”。

预备队员集训阶段主要是淘汰人。8个月的训练期,至少淘汰了3批人。许多人走了,陈玉浩一直处在被淘汰的边缘。

此时,集训队长所说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集训队长说:“在这里你所做的,终究会被看到,努力会被认可。”此后,陈玉浩开始自觉加练。

到最后一个月,陈玉浩如有神助,开始全面爆发,各项训练成绩大幅提高,特别是中长跑和耐力超出常人。

最终,他闯过了50%以上淘汰率这一关,成为最终留下来的100名队员之一,开启了自己雪豹突击队员的生涯。

2个月后,各中队要组建尖刀班,意在使优秀的更优秀。他动起了心思。观察了很久后,他发现5公里跑是自己露脸的机会。在一次跑步训练中,尖刀班的战士跑在他前面,他对身边的副队长说,“现在跑得快,最后不一定快”,副队长说他“吹牛”。结果,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令副队长刮目相看。

随后的几次训练,别人轻装跑,他则穿着20斤重的防弹衣跑,还比别人快。后来,他如愿进了尖刀班。

2006年,他受命在一次活动中进行射击课目演示。这种活动,一般要兵龄3年以上的老兵才有资格参加。这一年,他成为班长。

2007年参加中俄联合反恐演习,对陈玉浩而言是一次转折。此时,他刚入伍三年,从预备队员转为正式队员一年,按说出国任务还轮不到他。但在这个问题上,雪豹突击队采用了比较灵活的原则,坚持量才为用。

此后,陈玉浩又赴国外参赛联训。由于成绩突出,任务完成出色,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和个人一等功,并被提干。

“老兵”难题

《中国新闻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雪豹突击队也面临人才方面的一个难题:培养一位优秀的雪豹队员不易,但有些“老队员”在年纪轻轻时就面临退役。

雪豹突击队组建15年来,培养出了很多特战精英:王行,侦察中队中队长,湖北黄冈人,17年军龄;郑健加,特战一队副队长,浙江金华人,15年军龄;董亚军,雪豹突击队军械助理,山西临汾人,16年军龄。他们都是雪豹突击队的资深元老。

已经成长为反恐特战精英的老兵们大多已提干,成为骨干,但他们也相继步入各自军职军衔的最高服役年限。

在与外军特种作战部队联演联训和比赛中,突击队队员发现,许多外军特种作战队员的平均年龄比雪豹突击队的平均年龄要大,有的甚至超过50岁,但他们仍然有很好的状态

西班牙48岁的狙击手雷德在潜伏科目中用草、灌木、泥土对枪支和身体进行伪装,看得人叹为观止;以色列反恐部队的两名选手,利用周边植物现场制作伪装服,足以以假乱真;西班牙的选手直接用水混合泥土涂满脸上,敬业精神满满;柬埔寨的选手则利用易拉罐伪装成瞄准镜,制作假目标,就地取材的能力惊人。

这些外军老兵,给雪豹突击队员们上了一课,让他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学会对待细节的态度。雪豹突击队员董亚军注意到一位外军中校在射击完毕后,仔细保养好武器装备才去吃饭。“这才是人装合一的默契。”他说。

郑健加说,老兵对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经验,值得学习。“一切从实战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紧贴实战的战术原则,是打胜仗的关键。”

雪豹突击队参谋长徐波说,一些老队员在尚年轻的时候离开确实很可惜。“我们也在研究队员培养周期和人才保留的问题,解决制约部队发展的人才矛盾。”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2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